一、不會適應變動,是職場的致命傷
人事部的陳總最近總是悶悶不樂,好像遇到了什麼問題。
詢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公司準備在西南地區成立一個分公司,大老闆覺得陳總處事穩重,人脈頗豐,所以要任命他做新公司的總經理。
明明是變相升職,怎麼還會不開心呢?
詳細聊過才知道,他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他無法適應新身份。
「總經理需要做什麼?需要管理吧,可我明明擅長的是溝通啊,為什麼要把我放到管理的位置?
我是人事部的,我應該做的是溝通,不不不,這個職位我做不來,我不會統籌規劃,更不會處理大小事務,我……」
「不試試怎麼知道呢?」
「可是,我不知道如何放棄我的過去。」
像陳總的情況,職場上不是個例, 一旦職場上出現變動,對于很多人來說,就是天翻地覆的恐慌,放不下舊身份,拿不起新身份,工作也做得磕磕絆絆,不盡如人意。
要想改變職場變動的恐慌,你需要學會身份重塑,那麼什麼是身份重塑呢?
身份重塑,是指當環境或其他因素等發生變化的時候,作為自我的身份也會被重新塑造,發生本質性的改變。
對于職場來說,通常發生在公司出現變動的時候,職位變動也好,環境改變也罷,很多人面臨身份的重塑都會表現得焦慮,這是職場人士的通病。
二、消除身份重塑的焦慮,新的開始才能順風順水
那麼為什麼會有身份重塑的焦慮呢?這和人生的標籤分不開。
我們很容易將自己的身份與職位、頭銜、或角色混淆,例如你是總經理,你是導師,你是爸爸,這些標籤經常會讓你誤以為你就是如此。
也正是因為眾多的人生標籤,讓人在面對變動的時候焦慮不安,甚至不知所措。
例如香奈兒前全球CEO莫琳·希凱在從香奈兒離職之後,面對的第一個問題竟然是服裝問題。
作為曾經時裝界的佼佼者,之前她都只穿香奈兒的套裝,走在時尚的前沿,現在突然離開,以前的衣服已經不適合,所以她需要一個新的形象。
當她進入一家服裝店時,面對導購的介紹直接拒絕:「這些褲子確實很可愛,但我不穿闊腿褲。我太矮了,這會讓我顯得矮胖。而且,褲子腰位太高。我一般不穿Celine牌的衣服,風格過于方方正正。」
她在《深度思考》中描述過這段經歷: 「回想起來,我當時並非在否定這些衣服。真正的問題是我在為重塑新身份而焦灼不安——我不知道如何放棄過去的身份。」
短短幾句話,就看到了這個曾經在時尚最頂端的女士的焦慮,在朋友的勸說下,她邁出了嘗試的第一步,終于開始了下一個身份的生活。
不可否認,有很多時候標籤確實能定義某個時段的我們,但當發現標籤不合身,不能代表真我的時候,很多人會感到害怕。
這也就是身份重塑焦慮產生的原因,那麼在職場上應該如何解決身份重塑的焦慮呢?三種方法必不可少。
三、掌握三種方法,變動也能是機遇
職場的變動,是機遇也是挑戰,很多人都會為此焦慮,但沒關係,只要學會下面三種方法,就可以擺脫重塑身份的焦慮。
01.保持好奇心和開放狀態,觀察世界,體驗新事物
辯證唯物主義說: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,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,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。
而內因的形成,大多和好奇心有關係,而擁有開放的心態,嘗試新事物,是克服身份重塑焦慮的好辦法。
阿裡曾高薪招聘老年產品體驗師,一時間成為高熱度話題,最終收到簡歷3000多份,其中最大的有83歲高齡。
對于他們來說,大多數人給的標籤都是「老人」「晚年」「恬靜」「淡泊」等,但他們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定義。
這些老年人一點都不老,個個身懷「絕技」,他們同時是網購達人、意見領袖、時尚先鋒,甚至投遞的簡歷都是雙語的,讓很多年輕人汗顏。
那麼他們是如何活成了不一樣的精彩呢?這和好奇心與心態分不開。
晚年到來,面對新身份的塑造,他們保持好奇,不斷追問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行呢?不斷觀察世界,如果我試試會怎麼樣呢?碰到年輕人喜歡的東西也從來不拒絕新體驗。
正是因為他們開放的心態和對新事物的體驗,讓他們的生活不止不焦慮,甚至還很酷,很讓人羡慕。
02.勇于嘗試,不停追問「真我」的需求
在我們扮演的社會角色下,潛藏著一個變化莫測的「真我」,與真我相處時,需要不斷追尋,當職場身份發生變化時更應該如此。
大學時候有個研究生學長,明明學的是醫學,卻總是很糾結,因為自己並不喜歡這個專業,選擇醫學也不過是礙于家裡人的壓力,其實他喜歡的是銷售。
自己選的不喜歡,喜歡的不敢做,讓他很焦慮,我們都勸他試試看,他總是不置可否。
前一段時間遇到學長,發現他已經是某公司銷售部的主管,在新的崗位上如魚得水,遊刃有餘。
當我們需要身份重塑時,必須要追尋真我,勇于嘗試。
和學長聊過這個話題,他說:「我每天都在問自己,到底喜歡什麼,想做什麼,做的又有什麼意義,自己學的真的是想要的嗎?
最終我做出了抉擇,嘗試過才知道,生命的真正意義。」
當你在事業中遇到這種情況,你不再是自己想成為的人,你擔任的角色不能表達自我,這時你需要做出抉擇,也需要問一問自己,只有如此,重塑的身份才是有意義的。
畢竟,你如何定義你自己,完全取決于你。
03.突破舒適區,突破別人給你的標籤
曾經實習時認識一個主管,給人的感覺就是能折騰。
從小村子出來,因為喜歡所以成為了某化妝品的代理,年薪早已經超過百萬,可是她完全沒有止步于此。
開始帶研發團隊,種植物,研發配方,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推出了純手工護膚品,令人意外的是在市場上反應良好,讓她的事業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。
她說: 「所有不安的經歷都是在不斷突破舒適區,我會害怕,會不適,但跳出來才會發現更好的自己。」
要想面對身份重塑不焦慮,就要學會跳出舒適區,突破自己的臨界狀態,打破標籤。
職場上都變動多如牛毛,沒有誰可以一直用一個身份走下去,當身份不能適應自己時,你可能會焦慮,但學會身份重塑,職場的變動也可能是機遇。
如果你面臨變動惶惶不安,不妨放下焦慮,試試上面三種辦法吧,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