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氣場不對別硬演「女干部」,2部熱播劇5位女演員一比較,差距不小

song 2023/01/17

胡歌的新劇《縣委大院》正在熱播,雖然口碑有點「高開低走」的意思,但目前來看還算是一部「可追」的影視作品,尤其是幾位演員對劇中「女干部」形象的刻畫,更是觀眾關注的焦點。

同樣是正劇,2022年年初開播的《人世間》中,也刻畫了「女干部」的形象,張凱麗、宋春麗兩位老戲骨的演技同樣引起了觀眾的熱議。

有對比才知高下。

兩部熱播劇,5位女演員飾演的「女干部」中,誰在尬演,誰演出了氣場,放在一起一對比,高下立現。

劉濤

在《縣委大院》中,劉濤飾演縣里的「宣傳部長」李唐。但該劇已經播了一半,這個重要的角色卻像是來「打醬油」的。

實際上,劉濤在劇中的戲份,還不如她在該劇中插播的廣告戲份多。觀眾也調侃劉濤的主要作用是來「帶貨」的,演戲只是順帶的事情。

就這點戲份,劉濤也沒能抓住觀眾的眼球,說直白點就是「接不住角色」。

皺眉、瞇眼、故作深沉是劉濤在《縣委大院》中常用的幾個表情,可能是想用這種方法來表現出「女干部」的氣場,這樣做確實很便捷,但容易缺少深度,有種流于表面的生硬感覺。

劉濤出道幾十年,其實表演形式已經「固化」。

從《歡樂頌》開始,劉濤就已經建立了自己的「演技舒適圈」,此后的《我是真的愛妳》《我們都要好好的》《星辰大海》等現代劇中,劉濤的影視形象高度重復,基本上都是大女主瑪麗蘇的劇本,演啥都是一個樣。

這些年,劉濤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綜藝上, 「快錢」掙得多了,就很難再認真琢磨角色和沉淀演技。影視圈的這種現象很常見,不少老演員都在這上面吃過虧,黃磊就是一個典型。

《縣委大院》前幾集黃磊飾演的「書記」戲份很足,但觀眾總覺得他下一秒就會圍上圍裙去做飯,這就是黃磊常年參加綜藝真人秀后給觀眾帶來的「后遺癥」,哪怕黃磊已經很認真地琢磨角色,但這種「刻板印象」很難通過一兩個角色就會消除。

劉濤正在走黃磊的老路。

曾經她飾演的白素貞、阿朱、霓凰郡主讓觀眾難忘,是因為劉濤把心思都花在了角色上,如今劉濤更像是為了賺錢而賺錢,沒有把心思放在角色上,導致的結果就是演技流于表面,有種「套路化」的感覺。

如果劉濤還有著做演員的初心,希望她能走出自己的「演技舒適圈」,認真琢磨角色,沉淀演技。

吳越

與劉濤在劇中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吳越的演技。

吳越飾演的艾鮮枝,將「女干部」的形象刻畫得非常生動。

艾鮮枝工作雷厲風行,作風端正,能力出眾,頭腦靈活但為人比較強勢。 表面上看是一副「得理不饒人」的樣子,實際上是「刀子嘴豆腐心」的一個人物。

這種角色好演,但演好卻很難。

吳越的表現一如既往地精彩,隨著劇情推進,吳越由淺入深一層層將這個「女干部」的形象展現給觀眾,讓人越看越喜歡。

一開始吳越陪同領導檢查工廠,戴著并不合適的工地帽,滿臉堆笑地迎合領導,讓觀眾覺得這個「女干部」很可能是一個反派角色。

後來吳越面不改色地讓「拆 遷戶」承認撒謊,到處求人點頭哈腰地為縣里爭取經費,又讓觀眾覺得這是個工作能力出眾的「女干部」。

讓「家暴男」拳打鐵柜,為受害人出氣的戲份,又體現了艾鮮枝接地氣的一面。

吳越用精湛的演技將這麼多的性格結合起來,把艾鮮枝的形象演繹得非常生動,觀眾也是越看越喜歡這個角色。

毫不夸張地說,吳越應該是《縣委大院》中演技數一數二的好演員。

實際上,吳越正是用一個個完全不同的角色,征服了觀眾。

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中,吳越飾演了一個讓人討厭的「插足者」,幾個表情配合台詞,就讓入戲太深的觀眾跑到她的社交賬號下「破口大罵」,吳越一時間被扣上了「最 強小三」的稱號。

在《掃黑風暴》中,吳越飾演了一位 「包庇兒子的母親,一個心有愧疚的干部」,角色復雜的心理要通過演員的演技來呈現,吳越做得非常到位。

在綜藝《聲臨其境》中,吳越更是一人分飾七角,毫無破綻,台詞功力之強讓人驚嘆。

「一人千面」是對演員的一種很高的肯定,吳越應該做到了這一點。

出道這麼多年,吳越始終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,用演技征服觀眾,沒有亂七八糟的緋聞,在繁雜的娛樂圈獨守一份清澈。

萬茜

《縣委大院》中萬茜飾演的角色很有意思,她既是主角胡歌在劇中的妻子,也是一位身居高位的「女干部」。

這種角色設定,對演員萬茜來說可謂是 「喜憂參半」

她和胡歌是老搭檔,在《獵場》中兩人就有很多對手戲,這次在《縣委大院》中飾演夫妻,應該沒有什麼難度。

但要飾演「女干部」,萬茜的壓力應該不小。

既要體現在和胡歌之間的感情上的強勢,又要展現出「女干部」親民的作風,反差很能吸引觀眾目光,但前提是演員要演出精髓。

目前來看,萬茜的表現算是合格的。

首先是演員 接地氣的妝容。

萬茜飾演的蕎麥是下鄉支援干部,高原生活的風吹日曬,體現在演員身上,就是黑中帶紅的皮膚,瘦弱的身形和樸素的衣著。

然后是角色氣場的刻畫。

蕎麥遠離機關大院,接觸最多的就是基層群眾,所以萬茜飾演的蕎麥看上去沒有一點領導氣場是符合實際情況的。溫暖、親民、接地氣也是一種「干部氣場」,萬茜的表現比較到位。

和胡歌的感情戲也很出彩。表面上看萬茜在兩人感情中是強勢的那一方,實際上劇中萬茜心里的主心骨是胡歌。

表面強勢內心柔弱的戲,萬茜用眼神和行動飾演地很生動,讓觀眾也磕了一次「女干部」的糖。

盡管年紀不大,但萬茜的演技卻一點不差,哪怕很少飾演「女干部」形象,她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。

張凱麗

高口碑熱播劇《人世間》中,張凱麗飾演的「曲書記」,曾引起過觀眾的爭論。

有觀眾覺得她表現得很到位,也有人認為張凱麗的表演痕跡過重,讓人出戲。

實際上觀眾出現這種分歧,是劇中角色有兩段不同的生活而導致的。

首先是「曲書記」階段。

一直飾演「媽媽」「婆婆」這類角色的張凱麗,確實缺少飾演「女干部」的經驗,本身又沒有這種經歷,所以在表演上略顯生硬, 有點「拿腔拿調」的架勢。

在表情和台詞上,張凱麗的表現過于浮夸,用力過猛的表情加上話劇腔的台詞,很容易讓觀眾出戲,尤其是和劇中一眾演技精湛的演員一起飆戲時,這個短板就更加明顯。

這個階段的「曲書記」被張凱麗飾演得過于表面,觀眾覺得她全程端著,說教感太強,表演比較僵硬。

「曲書記」退休后成了「曲老太」。這個階段張凱麗的優勢有的放矢,演技的拿捏也變得非常到位。

放下「女干部」的頭銜,回歸「老太太」的身份后,張凱麗此前「拿腔拿調」的表演也改善不少,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口碑。

張凱麗在采訪中也明確表示,曲秀貞的身份、年齡跨度和性格,和自己曾經出演的角色有很大不同,對自己確實是一個挑戰。

盡管張凱麗出演「女干部」角色稍顯生硬,但作為一個老演員, 敢于挑戰自己的短板,出演從未接觸過的角色,本身就是一種敬業。

其實評價張凱麗飾演的「曲書記」形象生硬,其實有點「雞蛋里挑骨頭」的意思,作為一名老演員,張凱麗為觀眾呈現過很多讓觀眾津津樂道的角色,《渴望》中的「劉慧芳」這個角色的成功塑造,就已經對得起演員這個職業了。

張凱麗能在《人世間》挑戰「女干部」的形象,盡管有點爭議,但總體來說是合格的,也是值得肯定的。

宋春麗

宋春麗在《人世間》飾演的「女干部」金月姬,在筆者看來,應該是近年來影視劇中此類形象的典范。

同樣是「干部氣場」,如果說張凱麗飾演的「區書記」有點「端著」很不自然,那麼宋春麗飾演的「金主任」則生動地刻畫出了那個年代「女干部」的氣質,

沉穩、低調、謹言慎行又心思縝密的「金主任」,讓宋春麗飾演地活靈活現, 提升了整個劇的質感。

和張凱麗一樣,宋春麗飾演的角色也經過了「在位」和「退休」兩個階段,年齡跨度很大。宋春麗從謹言慎行甚至有點不近人情的「女干部」轉變成慈祥和藹又不失原則的「老太太」,過渡地十分自然,沒有一絲突兀。

這得益于宋春麗的演技和經歷。

本身就在當過文藝干部的宋春麗,對于干部講話方式和為人處世的原則非常熟悉,體現在角色上面,宋春麗用幾個代表性的動作和表情,配合拿捏到位的台詞和語氣,就將「女干部」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眾眼前,沒有十幾年的沉淀,是很難拿捏到位的。

比如面對劇中周秉義春節時送給自己的禮物,宋春麗用充滿探究和警惕的眼神來展現內心的顧慮,從而讓觀眾體會到兩家人地位的不同帶來的隔閡,現實又無奈。

在病重時,「金老太」和組織領導的對話更是精彩。欲言又止的提及自己的女兒和女婿,觀眾都以為老太太要為自家人鋪平道路時,她卻用「秉義的路,讓秉義自己去走」這種反轉劇情的台詞,帶出自己的「個人訴求」——讓周炳琨提前兩天出獄和家人過個團圓年。

這段對話,不僅體現了一個「女干部」的原則和風骨,更體現了一個老人的人情味和這些年一直對親家不聞不問的愧疚,瞬間讓觀眾淚目。

「教科書般的演技」在《人世間》這部劇中出現過很多次,但能把「女干部」形象演繹得如此到位,宋春麗的演技功力和生活沉淀是數一數二的。

結語

不帶情感色彩,也不按資排輩,單就演技給兩部熱播劇中的5位女演員飾演的「女干部」角色排個名,相信觀眾心中都有自己的排序。

在筆者心中,五位演員在飾演「女干部」的形象上排名如下:

第 一名宋春麗,第 二名吳越,第三名張凱麗,第四名萬茜,墊底的是劉濤。

出演此類角色,氣場和生活沉淀非常重要,太端著或者太隨意都無法滿足觀眾心中的「女干部」形象,既要接地氣又要有氣場,這對演員來說確實也是一種挑戰。

各位看官,您認可5位演員的「女干部」形象排名嗎?

——END——
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