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們的生活中,經常聽說誰的父母很溺愛他的孩子,可是你們有聽說過哥哥溺愛弟弟的嗎?
對一個人的溺愛,對他而言是很不利他的個人成長的。其實,我們在愛一個人的時候,應該要把握好尺度,愛而有度,才是正確的方式。
就有這麼一個例子,一位男子和妻子在外打工,他的哥哥擔心他過得不好,二話不說就來接他回家,被他的弟妹阻攔。
男子從小跟哥哥相依為命,父母在他五歲的時候,因意外事故雙雙離世,從此哥哥身上扛起了家的責任,并且負責照顧他的一切。
哥哥很懂事,在沒有父母的日子里,他無法容忍任何人欺負男子,他把男子保護得很好,就連家務活也不讓他參與其中,生怕男子磕著碰著了。
雖然失去父母他也很痛苦,但是看在弟弟年幼的份上,他只能振作起來。有時候沒米下鍋了,他會背著弟弟上山找野菜,拿去賣后才有錢買大米回家。
他為了弟弟犧牲了自己太多的時間,但是一直都任勞任怨,直到弟弟結婚生子之后,他才輕松了許多。
自從弟弟成家后,他們夫妻倆人就到外地去打工了,而在家鄉的哥哥,總是惦記著他,生怕他在外面受苦受累,受委屈。
突然有一天,他還是抑制不住對弟弟的想念,也害怕弟弟在外有任何的意外,無法向去世的父母交代,所以,他詢問弟弟的工廠地址,想把他帶回老家。
弟弟知道哥哥的心思以后,勸他不要多慮,畢竟他是跟自己的妻子在一起,如今他也可以獨當一面了。
哥哥還是覺得放心不下,認為弟弟不說實話是害怕他擔心,所以他堅持自己的想法。于是,第二天他訂好車票后,就來到弟弟的工廠找他。
弟妹在車間里工作的時候,聽聞哥哥要來把丈夫接回老家,所以她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, 急急忙忙趕去找他們。
而男子,從小都是哥哥把他帶大的,在哥哥的面前,他根本就沒有自己的主見,完全都是哥哥說一不二,因此,他沒向妻子說明情況,就收拾東西跟哥哥回家了。
好在妻子在廠子的門口發現他們,所以才及時阻止丈夫跟著哥哥一起回老家,同時,女子對哥哥說:我們已經成家了,感謝你以前對我丈夫的養育之恩,但是婚姻是柴米油鹽,他需要賺錢養家,他不能依靠你一輩子。
作者觀點:
都說長兄如父,哥哥對弟弟能有這樣的感情,實屬難得。可是,疼愛別人的同時,應該要有一個尺度,真正的為他好,就不能選擇溺愛。
而文中所述的女子,她是一個很明事理的人,她知道婚姻是柴米油鹽,所以身為她的丈夫,她認為有必要讓他獨立自主,不應該再去依賴哥哥。
希望他的哥哥能理解弟媳的一片苦心,要知道弟弟已經成年也成家了,他應該承擔起一個男人的責任。
而男子,身為人丈夫,應該要主動承擔起家庭的重擔,既能讓哥哥感受到自己的獨當一面,也能讓妻子覺得自己有安全感可言。然后,好好努力賺錢,報答哥哥的養育之恩,同時,更不能辜負妻子一路對她的陪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