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個家庭里生活,所有的家庭成員該懂得相互理解和包容,斤斤計較會影響家庭的和諧團結,從而不會有幸福。
尤其是夫妻,更應該相互扶持。看到自己的伴侶身陷逆境的時候,做到有情有義,出言解圍或者出手相助。
視而不見,選擇隔岸觀火,會讓伴侶感到失望和傷心,從而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,甚至直接導致失婚。
就有這樣一個例子,男子在妻子家里受委屈,妻子卻不替他解圍,他感到失望便跑回娘家。妻子前去道歉并許諾提高他的家庭地位,他才肯和妻子回家。
這名男子和他的妻子,是通過親戚介紹認識的。當時看在女方的父母年邁,身邊沒有子女照顧,所以男子出于替妻子著想,選擇婚后在妻子家里居住。
雖然他們是通過親戚介紹,沒有感情基礎,但是婚后兩人一起外出打工,期間有同甘苦,共患難的經歷,所以培養了深厚的感情。
但是自從有孩子以后,妻子不能像之前一樣跟他外出打工了,妻子需要留守家中照顧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,所以掙錢養家的重任,壓在他一個人身上。
即便如此,他為了給妻子和孩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,心甘情愿一個人在外打工掙錢養家糊口,從來沒有怨言,只希望家人過得好和自己的付出被認可。
但是,他并沒有得到認可。記得有一次,他想留在家給孩子過個生日再外出打工,可岳父卻訓斥他懶,給不了自己的女兒過上幸福的生活。
當時,出于對長輩的尊重,他沒有當面反駁岳父對他的指責。不過他盼望在一旁的妻子能站出來說話,替他解圍,奈何妻子只是笑一笑,一言不發。
事后,他感到很委屈,覺得妻子跟自己不是一條心,更覺得這段婚姻,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幸福。于是,沒有打招呼就收拾行李回娘家了。
到了吃晚飯的時候,妻子看不到他,房間里也看不見他的行李,打電話給他的時候,他也不接聽,那一刻妻子才知道他生氣了。
妻子料定他會回娘家,所以急忙趕到他家里向他道歉,希望他能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不要斤斤計較,更不要有失婚的念頭,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。
但是他不同意,他想失婚,因為他覺得在妻子的家生活期間自己付出了很多,結果不僅得不到認可,反而還讓他受盡委屈,并且妻子不跟他站在一起,所以不愿意跟妻子回去。
妻子知道他有怨氣,想進屋跟他慢慢溝通卻被他拒之門外。他把妻子推開,不讓妻子進屋,表示沒有什麼好談,然后就緊閉房門了。
雖然他態度堅決,但是妻子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挽回這段婚姻。妻子很機智,懂得一物降一物的道理,所以去找他的母親來幫忙說情。
在母親的幫助下,妻子才有機會跟他進行溝通。
妻子對他說:以后遇到事情,我都會主動替你分擔或者站出來替你解圍,而且你跟我回去以后,我會想辦法給你提高家庭地位。
得到妻子的承諾,他才感到欣慰,然后跟母親告別,老老實實跟妻子回家。
作者觀點:其實,不難看得出來,文中所述的這位男人,是一個有責任心,有擔當的好男人。
他一個人的努力付出,支撐起整個家庭的日常開銷。但是,他的付出卻得不到岳父的認可。
不過,他心里卻不是很在乎岳父對自己的看法,而是在乎妻子的做法。因為妻子不替他解圍,讓他感到心寒。
妻子的做法,充分說明她不在乎男子的感受,或者對男子的了解太少,以為他不會為此而傷心難過,所以才會選擇視若無睹。
如果他被誤會的時候,妻子能站出來替他說話,相信他會倍感欣慰,也不至于受盡委屈,然后跑回娘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