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婚后無論是在丈夫家居住,還是在妻子家居住,既然兩人已經決定攜手共度余生,就應該齊心協力,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,努力提高家里的生活品質。
倘若婚后不是在自己家居住,就不愿意去付出,只想坐享其成,等待伴侶以及伴侶的家人付出,相信這樣的婚姻是不會有幸福的,甚至搖搖欲墜,隨時都有失婚的可能。
就有這樣一個例子,男子婚后在妻子家里居住,他覺得不是在自己家,所以不愿意參加工作,就連吃飯都需要岳父端到床頭。妻子無法忍受,含淚提出失婚并把他趕出家門。
這名男子婚前很勤奮,每天無論刮風下雨都按時上下班,而且回到家之后還會替父母做家務。
在同事眼中,是個勤勞肯干,有上進心的青年,在父母的眼中是孝順懂事,懂得替父母分擔生活壓力的好兒子。
可是,自從他結婚,并且搬來妻子家居住之后,他就像變了個人似的,他變得懶惰,不再愿意去參加工作。
妻子不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,于是就找機會跟他溝通,問清楚原因。當時妻子問他:你為什麼不愿意去工作?
他毫不避諱地回答:我工作所得的收入都用在你家里,我憑什麼去工作?這里是你家,可不是我的家。
妻子聽了他的回答之后很傷心,覺得他不把這個家,當成自己的家,但是也拿他沒辦法。
記得有一次,他的做法很過分,讓妻子忍無可忍,即便有萬般的不舍,也要跟他提出失婚。
當時他坐在床上,拿手機來打游戲,肚子餓的時候朝岳父大喊:老頭子,你把飯端進來給我一下,我正忙著呢,沒有時間到外面吃。
岳父怕他不開心,從而影響到女兒的婚姻幸福,所以對于他的做法,是敢怒不敢言,只好老老實實地把飯菜端到床頭給他。
那一幕,湊巧被妻子看到了。當時妻子手持掃把,在家里打掃環境衛生,看到他對父親吆五喝六,她無法忍受,但是也沒有上前阻止。
事后,父親不在身旁的時候,妻子對他說:你想跟我攜手共度余生,可是又不愿意付出,憑什麼讓我全家人來伺候你?
他回答:我本來就是來你家享福的,你們全家人不伺候我,難不成讓我努力付出伺候你們全家?
妻子聽了他說的這番話之后瞬間就落淚了,她沒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會是這樣一個自私自利的人。
面對這種情況,妻子雖然舍不得這段感情,但是也不忍心讓父母遭罪,所以含淚跟他提出失婚,并把他趕出家門。
他聽到妻子提出失婚的時候,他沒有考慮就爽快地答應了,而且麻利地收拾自己的行李,然后離開。
作者觀點:其實,不難看得出來,文中所述的這名男子,他不甘心自己婚后在妻子家居住,所以才不愿意付出。
而且,他不想跟妻子攜手共度余生,他有離開的念頭,只是可能暫時沒有地方可以去,或者舍不得在妻子家居住時,有人照顧的生活。
要不然,他也不至于不愿意付出,也不至于在妻子提出失婚的時候,沒有去挽回這段婚姻,沒有猶豫,不經過思考就直接答應了。
他這種做法是對婚姻的不負責任,拿自己和別人的婚姻開玩笑,既給自己留下一個不負責任的壞名聲,同時也傷害了妻子的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