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漢末年分三國,豪杰梟雄并起于草莽之間,而其中影響著整個天下格局變化的就是著名的三大戰役。
戰役結果影響深遠,關乎著三足鼎立的格局變化,甚至說是影響著歷史走向也不為過。
對于前兩場戰役可能大家都是耳熟能詳,朗朗上口。但是對于第三場的夷陵之戰,可能大家對他印象不深,甚至有的人都沒聽說過這場戰役。
夷陵之戰可以說是為最終的三國鼎立的天下格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。
正是此役使得蜀漢最終只能稱為「蜀漢」,也是此役使得一代雄主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命喪白帝城,那麼此役到底發生了什麼?蜀漢的損失又何等慘重呢?
戰役起因
「國之大事,唯祀與戎。」戰/爭是非常殘酷的,即使對于一個強大的國家而言,也是不得不慎之又慎,非詳細謀劃而不能實施的。
在赤壁之戰后,孫權和劉備結成的同盟因為失去了共同敵人曹操的緊迫威脅,兩方的盟友關系變得岌岌可危。
而劉備更是趁著曹操新敗,將曹操吃到嘴里還沒有消化完的荊州部分城池搶到了手里,這引起了東吳孫權集團強烈的不滿。
但是因為東吳以水軍見長,在陸地上同劉備的軍隊作戰討不到便宜,便只能暫時忍耐,伺機奪回這部分荊州。
雖然當時沒有爆發明面上的武裝對抗,但是戰/爭的種子卻就此播下。
劉備以這部分荊州作為根據地,大大地壯大了自己的力量,順勢拿下了益州,把自己的地盤連成了鐵桶一塊。
又在漢中之戰中一舉擊潰了曹操,自漢中之戰后曹劉孫三方的力量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
本來劉備是三方中最弱的一方,但是劉備在擁有益州,漢中和荊州部分區域后,他的地理位置從戰略上來說就是三方中最占優勢的。
而且此時劉備的軍隊乘著大勝之勢,縱橫披靡,天下難有抗手。
但是劉備集團如果想要統一天下,那麼就存在一個關鍵點:荊州。
因為荊州地處中原腹地,是兵家必爭之地,劉備從荊州出兵進攻中原和從漢中進兵那簡直是天壤之別。
但偏偏是這麼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,卻被關羽一時輕敵大意,被孫吳奪走。
劉備生平的志向就是要學習先祖劉邦,匡扶漢室,一統天下。
此時眼看畢生所愿終于有希望可以實現,卻被孫吳橫插一杠,劉備心中自然是惱怒無比。
所以不論是為了自己的皇圖霸業,還是為了二弟關羽的仇,劉備都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熊熊怒火。
他不顧諸葛亮等一干大臣的勸諫,毅然決然地傾蜀國之精銳悍然伐吳,卻不想這一去才是真正斷送了他的畢生心血,徹底絕了統一天下的希望。
「先為不可勝,以待敵之可勝」
劉備發起大軍來攻的消息讓東吳大驚失色,畢竟此時的劉備早已今非昔比,蜀軍更是百戰雄師,更何況陸戰本就是東吳短板。
但事到臨頭卻也不能放棄抵抗,孫權緊急任命陸遜為大都督,讓他率軍抗擊劉備。
并修書向曹魏示好,請求曹丕出兵夾擊劉備。
蜀軍在劉備帶領下一路向吳境開進,但是好景不長,陸遜在劉備進軍路線上節節抗擊,大大延緩的蜀軍的推進進度。
后來兩軍相互對峙,劉備常遣人去陸遜營寨前罵陣,但是陸遜卻置之不理,只是閉門不戰。
因為地形原因,劉備也拿陸遜毫無辦法,最終便在夷陵一帶下令讓人結成連營,因為蜀軍人多,連營綿延百里不斷。
劉備本就是大怒興兵而來,主將帶著情緒本就已經是犯了兵家大忌,蜀軍也不熟悉東吳地形,如果是一鼓作氣長驅直入還好說。
但是偏偏陸遜避敵鋒芒堅守不出,這大大的挫敗了蜀軍的銳氣,隨著時間推移,兩軍對峙了七八個月,此時蜀軍已經士氣低落,士兵毫無戰意。
而吳軍則是養精蓄銳,早就等著較量一場了。
陸遜最終決定展開戰略反攻,并且他還發現了蜀軍扎營連著山林,雖然可以起到避暑的作用但是卻也讓陸遜便于施展火攻。
后來的結果就是陸遜用了一場大火一舉擊潰了劉備率領的蜀軍,并且還趁著這個機會追擊劉備敗兵數百里,差點連劉備本人都成為東吳的階下囚。
這正是兵法所說的先使自身立于不敗之地,再伺機擊破對手,是孫子兵法中的「完勝之道」。
蜀國戰損
劉備集團在此役中元氣大傷,說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也不為過。
積蓄數年的糧草器械毀之一旦,甚至有記載稱劉備率領的軍隊共8萬余人被悉數消滅,僅僅只有劉備逃了回來。
劉備手下的大將在此役中也是陣亡數人,諸如:張南,馮習等人全部陣亡,被困投降的又有數人。
別督傅肜在突圍時為劉備殿后,被困不降,最終力戰而倒。
最為關鍵的是蜀軍的精華,那些百戰老兵損失殆盡,此役過后蜀漢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唯一機會。
劉備奔波一生,老來好不容易看到大業有望,卻不想最終卻因為自己而最終功敗垂成。
羞憤和絕望之下,劉備一病不起,最終在白帝城駕崩,臨走前將軍政大權悉數交于諸葛亮,一代雄主就這樣黯然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。
夷陵之戰的失敗,也是諸葛亮《出師表》中「受命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」的典由故來。
戰/爭是一種逼不得已的手段,「兵者,兇器也,圣人不得已而用之。」
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因為一時怒氣而出兵伐吳,沒有在戰前做詳細的部署和計劃安排,沒有認真地收集情報,比對分析。
而且他一意孤行,不顧諸葛亮等眾謀士的勸諫。在戰/爭陷入膠著狀態的時候又沒有清醒地意識到對自己不利的形勢發展,不及時改變戰略。
所以就有了最終夷陵之戰的失敗,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