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之間,無論婚后居住在誰家,還是誰對家庭付出得多一點,誰付出得少一點,這些都不應該去斤斤計較。
畢竟每一個人的存在,都會有存在的意義,也許物質方面付出得少,但是精神層次的付出比較多,所以夫妻之間最起碼要做到相互尊重。
如果緣分已盡,不愛對方了,或者覺得跟對方在一起不幸福,可以失婚,但是要得起彼此曾經的相愛,好聚好散,體面的離開,不要羞辱。
男子坐在家門口吃飯,妻子把他的碗摔碎,岳父岳母明事理替他撐腰,可是事后他還是提出失婚。
這名男子家境貧寒,父母沒有錢蓋新房子給他,導致他都已經35歲了還沒有找到結婚對象。
曾經也有跟他戀愛的人,可是每到談婚論嫁的時候,對方知道他的家境,結果都選擇和他分手。
他擔心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,會增加找到伴侶的難度,于是就尋思著去女方家當上門女婿。
當時他尋思著,當下信息發達,交通也發達,當上門女婿也無所謂,只要想父母了,依然可以隨時回家或者打電話給父母。
自從他有這個想法之后,他很快就找到對象了,女子家境還不錯,雖然算不上是大富大貴,但是確保衣食無憂還是沒有問題的。
而且女子的父母明事理,很好相處,所以他就答應去當這個上門女婿了。
婚后,他盡心盡力,每天在外工作,回來之后還做家務,他的表現得到女子父母的高度認可。
起初女子也認可他的付出,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兩人的感情進入了平淡階段的時候,女子就變了。
變得無理取鬧,不尊重他,不顧及他的感受。為此他感到很無奈,多次有失婚的念頭,可是又不甘心自己的付出,所以選擇忍耐,將就著過日子。
後來,女子得寸進尺,行為越來越過分,他忍無可忍才提出失婚。
記得有一次,女子要求他騎著摩托車送她上街,當時他端著碗坐在家門口吃飯,他表示自己牙齒痛,所以吃飯比較慢,讓女子耐心等他一會,他吃完飯就騎著摩托車送她上街。
可是,女子不愿意等,把男子手中的碗打碎,然后對他說:你對家庭的貢獻不多,吃得還挺多,趕緊去把摩托車開出來送我上街,晚上回來再吃。
他剛想反駁,岳父岳母就從屋里沖出來,然后對她說:我們怎麼生了你那麼一個不明事理的女兒,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待自己的丈夫,趕緊跟他道歉。
奈何女子不愿意道歉,表示男子既然在她家里居住,凡事就得聽她的。
岳父岳母也拿她沒辦法,所以只好替她跟男子道歉,然后帶男子回屋休息。
男子深知兩位老人明事理,是好人,所以沒有為難他們。但是,事后兩位老人不在身旁的時候,男子還是主動跟女子提出失婚。
那一刻,女子愣住了,她沒想到男子有勇氣跟她提失婚。但是,礙于面子,她沒有挽留男子,而是答應跟他失婚。
作者觀點:不難看得出來,文中所述的這位女子,她并不尊重自己的丈夫,覺得丈夫婚後來她家居住就任由她擺布。
而且她只看到丈夫吃得多,卻沒有看到丈夫對家庭的付出。一個男人,既在外上班掙錢,回來又做家務,相信這樣的好男人是罕見的。
俗話說得好,士可殺,不可辱。這就好比婚姻中的男女,如果不愛對方,只看到對方的缺點,看不到對方的付出,就應該選擇好聚好散,沒有必要羞辱。
體面失婚,至少能給彼此留下一個好印象,對得起曾經的相遇和相愛。